新闻
You are here : Home >> 新闻

纳豆激酶有哪些作用?

Time:2023-12-13 Browse: 187


纳豆激酶(Nattokinase,缩写 NK)(EC 3.4.21.62)是一种由枯草芽孢杆菌(纳豆)分泌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半衰期长、特异性强、副作用小、可直接口服等优点。

发现历史

纳豆激酶的发现源于著名的 “2.30 实验”[2]。

1980 年的一天,正在研究血栓溶解药物的日本心脑血管专家 Hiroyuki Sumi 博士突然想起纳豆是一种纤维蛋白发酵剂。 血栓中最顽固的部分就是纤维蛋白。 于是,下午 2 时 30 分,角茂博之博士将一种从纳豆中提取的物质添加到人工血凝块中。

他本打算第二天再看结果,但在 5 点 30 分,一次偶然的观察中,奇迹出现了。 在使用尿激酶溶解血凝块的实验中,溶解 2 厘米的血凝块通常需要近两天的时间,这意味着发酵纳豆溶解血凝块的速度是尿激酶的 19 倍。 纳豆的这种强力血栓溶解产品因此被命名为纳豆激酶 Nattokinase,简称 NK。 这就是溶栓药物研究史上著名的 “下午 2:30 ”实验,它让全世界大吃一惊。

纳豆激酶(NK)是一种从食品纳豆中提取或由纳豆杆菌产生的蛋白质,分子量比UK、SK或tPA小得多,可从肠道吸收。 同时,纳豆激酶的体内溶栓活性是纤维素酶的四倍,在体内的作用迅速、持久,能激活体内的 tPA,持续增加血液的纤维溶解活性。 有心肌梗塞风险的患者需要一次摄入 30 万单位的尿激酶,而 50 克纳豆就含有 80 万单位的尿激酶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根据 Sumi Hiroyuki 等人的报告,这相当于每克纳豆湿重中含有约 1600 个单位的尿激酶)。

日本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顽症治疗研究中心和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最近发现,纳豆激酶可抑制血小板凝固,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研究人员给受试者喂食纳豆激酶的培养提取物,并检测他们的血液。 他们发现,食用这种提取物 6 小时后,受试者血小板的凝血作用受到抑制。 这表明纳豆激酶具有溶解血凝块和顺畅血液流动的能力。

因此,纳豆激酶是一种新型口服溶栓药(第二代溶栓药),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栓塞和栓塞性老年痴呆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含量标签

通用国际标准含量标签 FU

2010 年 12 月 20 日,日本纳豆激酶协会和纳豆激酶专利所有者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邀请中国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是日本乃至世界最大的纳豆激酶原料生产商[3]、 它宣布自己是日本专利局授予的纳豆激酶生产专利(专利号 3881494)的唯一持有者。 该研究所开发的纳豆激酶是利用特殊技术和工艺提取和纯化的,纳豆激酶是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培养物发酵产生的。 以这种物质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高纯度纳豆激酶产品可以溶解血栓,是现代生物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医学临床验证,并得到了日本纳豆激酶协会的完全认可。 此外,日本官方健康营养食品协会为纳豆激酶产品规定的标准单位是 “FU”,而不是 “IU”。

FU 和 FU/g 之间的区别

纳豆激酶的国际参考单位是 “FU”,指的是每个纳豆激酶产品中的纳豆激酶含量,而 “FU/g ”指的是每克纳豆成分中的纳豆激酶含量,二者是有区别的。

Copyright © 2021 Dr.Velor All Rights Reserved.